荔湾区南源街道位于广州市荔湾区的西北部,面积约为1.85平方公里,人口约5.4万人。南源街道以其独特的水系网络而闻名,是连接城市与自然的纽带。街道辖内包括驷马涌、增埗河和珠江西航道,这些水系不仅为街道增添了自然美景,也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生态资源。
近年来,南源街道积极响应“美丽广州”的建设号召,通过精准施策、系统治理、生态建设和文化传承等多方面的努力,初步形成了“通江达水”的“小湾”格局,为荔湾区“大湾小湾”绿美示范碧带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。街道通过“针灸疗法”贯通珠江西航道的5处区域断点,激活了1.4公里的滨江文商旅空间,同时增埗河也变身为工业文明与红色记忆的时空走廊。
在文化传承方面,南源街道深挖西关文化基因,打造了“三带十景”的文旅矩阵,确保文化脉络的传承并焕发生机。街道还通过举办“11334”民俗文化集市等活动,推动文化品牌塑造和文商旅平台的搭建,营造了开放包容且充满活力的营商环境。
此外,南源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位于南岸路马塘坊23号,建筑面积近1300平方米,提供包括劳动和社会保障、法律服务、社区服务信息中心等多种服务,致力于为居民提供优质的社区服务。
总的来说,南源街道在生态修复、文化传承和社区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,逐步构建出“宜居、宜业、宜游、宜学、宜养”的15分钟生活圈,为居民提供了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探寻荔湾南源街道:繁华中的宁静角落
想象你漫步在广州市荔湾区的南源街道,这里既有老城区的韵味,又不失现代都市的活力。南源街道,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心生向往,仿佛能闻到那独特的岭南风情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故事的地方,感受南源街道的独特魅力。
南源街道位于荔湾区的西北部,总面积1.85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约5.4万人。这里既有古老的建筑,又有现代化的高楼,是广州市内一个典型的老城区。街道上,古色古香的骑楼、青砖瓦房与时尚的咖啡馆、潮流小店相互映衬,构成了一幅独特的城市画卷。
在南源街道,你可以看到许多保存完好的历史建筑,如南岸路马塘坊的骑楼群,这里曾是广州的繁华商业区。如今,这些骑楼被改造成特色小店,成为游客和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。
南源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位于南岸路马塘坊23号,建筑面积近1300平方米,是街道办事处属下多功能、面向辖内居民提供综合性社区服务的机构。这里设有对外办事服务窗口、社区卫生服务站、司法所、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等,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。
走进社区服务中心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大厅。大厅内设有多个服务窗口,包括劳动和社会保障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、居民群众服务、法律服务、残疾人服务、外来暂住人口管理、出租屋管理、职业介绍、家政服务、96909社区服务热线等。二楼是集预防、医疗、保健、康复、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计划生育服务所。
社区服务中心秉承“以人为本,服务社群”的宗旨,竭力为南源地区的居民群众提供优质的社区服务。近年来,南源街社区服务工作坚持面向社会,服务社区,走向家庭,便捷百姓的原则,加强社区服务硬件建设,积极拓展各种社区服务项目,竭诚为群众服务,为民送温暖、献爱心,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。
南源街道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,还拥有优美的生态环境。街道按照“美丽广州建设”要求,以辖区内驷马涌、增埗河、珠江西航道为主轴,通过精准施策、系统治理、生态建设、文化传承等多维度发力,初步形成“通江达水”的小湾格局,为绘就“大湾”美丽生态画卷奠定坚实基础。
在河涌治理上,荔湾区立足“一河一策”原则,通过30余场调研会、近千份民意问卷,针对三条主干河涌特点定制整治方案。搭建空天地水一体化监测网络,河涌无人机巡查覆盖率提升300%,依托智慧水务平台实现24小时水质动态监控。强化问题整改,2024年累计排查上下游、左右岸入河排污口45个,清理水面漂浮物、河岸堆积物近20吨,流域水质优良比例进一步提升。
在改善河涌水环境的同时,荔湾区深挖西关文化基因,打造“三带十景”文旅矩阵。驷马涌溯源之旅串联善崙蔡公祠、启康马公祠等9处历史地标,珠江西航道设置青年公园等6处文商旅综合节点,增埗河变身工业记忆”与红色水脉”研学路线。荔湾区水安全教育、南源11334民俗文化节等活动吸引游客和市民前来体验。
随着广州市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,南源街道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。未来,这里将更加注重历史文化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的融合,打造成为广州市内独具特色的现代化老城区。
在这里,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活力,体验到繁华都市的便捷与宁静角落的温馨。南源街道,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,等待着你的探索与发现。
上一篇:30种饺子馅菜谱,30种美味素馅饺子,让你一网打尽传统与创新
下一篇: |2025见地财产大会-红旗80后女打算师奉告你:年青也有情怀-史籍上的本日|红旗牌轿车:中华民族的傲岸(天工05实车到店长超4米8+女王副驾配高阶智驾+续航750km)财产困局再引热议李长江:收1块